![]() 一种造型组件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造型组件,包括造型件和紧固件,造型件包括由多个呈柔性片状的第一造型单元按行列方式依次排列形成的第一造型单元阵列,各第一造型单元的片状表面上具有穿孔,同行或同列上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造型单元之间通过位于各自边缘处的部分材质相向延伸而形成一与第一造型单元等厚的互连结构,每个互连结构上设有唯一的一道用于对相邻两个第一造型单元作相对弯折或剪裁的第一导槽,各第一导槽全都位于对应的各互连结构的一个同侧的表面上;紧固件用于从穿孔的一侧插入穿孔,对叠设状态的多层第一造型单元进行连接并固定。本实用新型能增强定型效果,并可耐受多次弯折,显著增强了使用时的体验度。 公开号:CN214332289U 申请号:CN202022599928.XU 申请日:2020-11-11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吴强 申请人:Shanghai Letian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F16S1-02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或手工制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通过弯折、裁剪及拼接形成三维造型的造型用组件。 [n0002]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3408473U公开了一种三维造型板,包括:可折叠单元、连接件和紧固件,其可随意改变外形,并可通过紧固件获得固定结构的造型。 [n0003] 然而,上述实用新型专利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其连接件采用的是连接筋形式,且连接筋的厚度小于可折叠单元的厚度,这使得可折叠单元之间在沿连接筋进行弯折(折叠)时,连接筋因缺少足够的支撑力而造成弯折角度难以固定(弯折后难以定型),并且多次弯折时还容易造成连接筋的折断问题。 [n0004] 因此,有必要对上述三维造型板进行结构优化,以利于提高使用者(孩子)的动手兴趣,增强体验度。 [n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造型组件。 [n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n0007]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造型组件,包括:造型件和紧固件,所述造型件包括由多个呈柔性片状的第一造型单元按行列方式依次排列形成的第一造型单元阵列,各所述第一造型单元的片状表面上具有穿孔,同行或同列上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造型单元之间通过位于各自边缘处的部分材质相向延伸而形成一与所述第一造型单元等厚的互连结构,每个所述互连结构上设有唯一的一道用于对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造型单元作相对弯折或剪裁的第一导槽,各所述第一导槽全都位于对应的各所述互连结构的一个同侧的表面上;所述紧固件用于从所述穿孔的一侧插入所述穿孔,对叠设状态的多层所述第一造型单元进行连接并固定,所述紧固件上设有拔取结构,所述拔取结构被配置为在所述紧固件插入所述穿孔后,与位于最上层的所述第一造型单元之间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的间隙。 [n0008] 进一步地,各所述第一造型单元的表面上设有用于对所述第一造型单元的相对部分作弯折或剪裁的第二导槽,所述第二导槽与所述第一导槽位于相同的一面。 [n0009] 进一步地,所述造型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造型单元阵列的至少一个角部位置上呈柔性片状的第二造型单元,所述第二造型单元具有弧形外缘,其内缘与位于角部位置上的多个所述第一造型单元之间以各自的部分材质相向延伸而相融合,所述第二造型单元的两端与相邻的一个所述第一造型单元之间分别设有用于对所述第一造型单元与所述第二造型单元作相对弯折或剪裁的第三导槽,所述第三导槽与所述第一导槽位于相同的一面。 [n001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槽至所述第三导槽的截面为正倒梯形,且其倒梯形的两个侧壁之间被配置为相互垂直。 [n0011]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槽被配置为其深度与所述第一造型单元的厚度之比满足1比3至1比4。 [n0012]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包括胀管和钉杆,所述胀管用于插入所述穿孔,所述胀管上部设有导管,所述导管上端设有法兰,所述法兰用于限制所述胀管的插入,所述钉杆自所述法兰向配合穿设于所述导管中,所述胀管下部设有多个相分离的胀片,由各所述胀片的内壁围成胀腔,所述胀腔具有自上而下渐缩的腔径,所述胀腔的上端与所述导管的管壁相接合,所述胀腔下端的腔径小于所述钉杆的外径,所述钉杆的上端设有作为所述拔取结构的杆帽,所述杆帽的直径大于所述法兰的直径,且所述杆帽的下端面在随所述钉杆下移时最终抵触在所述法兰的上端面上。 [n0013] 进一步地,所述钉杆的下端和所述胀片的下端分别具有弧角。 [n0014] 进一步地,所述穿孔上端设有插入导向。 [n0015]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为倒角。 [n0016] 进一步地,包括所述第一导槽的内壁表面至所述第三导槽的内壁表面在内的所述造型件的整体表面上设有磨砂面。 [n0017]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相邻的两个第一造型单元之间形成与第一造型单元等厚的互连结构,可以提高互连结构对第一造型单元所形成的支撑力度;同时,通过在各互连结构同侧的表面上设置正倒梯形结构的第一导槽,并使倒梯形的两个侧壁之间相互垂直,能够在进行弯折时有效保持弯折角度,增强定型效果,方便作进一步造型,并可耐受多次弯折,不易折断。本实用新型有利于提高孩子们的动手兴趣,增强了体验度。 [n0018]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一的一种造型件结构示意图。 [n0019]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第一造型单元结构示意图。 [n0020]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互连结构示意图。 [n0021]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二的一种造型件结构示意图。 [n0022]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紧固件结构示意图。 [n0023]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钉杆结构示意图。 [n0024]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胀管结构示意图。 [n0025] 图中10.造型件,11.第一造型单元,111.穿孔,1111.倒角,112.第二导槽,12.互连结构,121.第一导槽,1211/1214.(第一导槽)开口,1212/1213.(第一导槽)底边,13.窗口,14.第二造型单元,141.外缘,142.穿孔,143.第三导槽,20.紧固件(铆钉),21.钉杆,211.弧角,22.胀管,221.导管,2211.管壁(内壁),222.法兰,223.胀片,2231.胀腔,2232.弧角,23.杆帽,231.(杆帽)下端面。 [n0026]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n0027] 请参考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一的一种造型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造型组件,包括:造型件10和与造型件10配合使用的紧固件20(参考图5)。图1显示其中的造型件10的一种结构。 [n0028] 造型件10采用柔性片状结构,以利于弯折和剪裁。其包括由多个呈柔性片状的第一造型单元11按行列方式依次排列形成的第一造型单元阵列。第一造型单元11可采用具有对称结构的图形构成,例如图示具有圆形轮廓的第一造型单元11。或者,第一造型单元也可采用正多边形结构,或类似椭圆形的结构等,从而避免产生尖锐的局部结构。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例举的第一造型单元形状。 [n0029] 第一造型单元阵列可以布置为具有矩形的轮廓。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n0030] 如图1所示,在造型件10的每一个第一造型单元11的片状表面上分别加工有一个穿孔111;穿孔111用于与紧固件20进行配合。 [n0031] 进一步地,穿孔111例如可采取圆形等能够与紧固件20的外壁形成较好配合的形状,以便于紧固件20朝向穿孔111中进行插入。 [n0032] 在利用造型件10进行造型(制作玩具或手工制品)时,可以对造型件10进行整体弯曲或对折,使造型件10上的某个或多个第一造型单元11与造型件10上的另一个或其他多个第一造型单元11形成相互堆叠;或者,可以对造型件10进行任意剪裁后,将经剪裁后的各造型件部分相互堆叠或部分地堆叠;又或者,可以对来自不同造型件10的各造型件部分进行相互堆叠或部分地堆叠。此时,使形成相互堆叠处的各造型件部分上的第一造型单元11之间各自的穿孔111相对齐,然后将紧固件20从穿孔111的一侧插入并穿过这些堆叠在一起的穿孔111,即可对多层叠设状态的第一造型单元11进行连接并固定,从而实现对造型件10的整体或不同的造型件部分之间进行定型。 [n0033] 紧固件20也可以仅固定在单层第一造型单元11的穿孔111上。 [n0034] 紧固件20可以作为装饰件,或作为造型动物的眼睛使用等。 [n0035] 如图2所示,其显示例如从图1中截取的由四个相邻的第一造型单元11组成的2×2阵列结构。在同行或同列上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造型单元11之间,通过位于各自边缘处的部分材质相向延伸,形成了一个与两侧的第一造型单元11厚度相等或厚度基本相等的互连结构12。所谓厚度基本相等,是指非由厚度设计因素而在互连结构12与第一造型单元11之间产生的较微小的加工带来的厚度差异。例如采用注塑成型加工方式时,因受加工工艺能力以及材料特性的影响而带来的互连结构12与第一造型单元11之间的厚度差异,这种厚度差异应理解为其实质是一种因加工能力不足所产生的工艺缺陷,而非期望的结果,且这种相对厚度差异通常应控制在例如不超过5%的范围内(可定义为产品合格判定标准)。 [n0036] 例如,互连结构12可位于两个相邻的圆形第一造型单元11的穿孔111中心的连线上,并对称分布在该连线的两侧。 [n0037] 互连结构12属于造型件10的组成部分。由于互连结构12的存在,因此,由相邻的四个互连结构12的边界和与其对应相连的相邻的四个第一造型单元11的边界,在这四个第一造型单元11之间围成了一个通透的窗口13。并且,此窗口13还可具有以下特点:窗口13的任意两条对边之间的垂直距离,与穿孔111的直径(口径)对应。即紧固件20同样可以由任意一个窗口13进行插入,从而使得紧固件20能够对任意的窗口13与穿孔111的多层叠设结构进行插入,形成针对位于不同层的叠设的多个第一造型单元11(造型件10或造型件10的部分)的不同连接及固定效果。 [n0038] 较佳地,互连结构12的边界与对应的第一造型单元11的边界之间采用了圆弧进行平滑地连接过渡。 [n0039] 互连结构12与第一造型单元11是构建在同一平面上,形成数量可变、轮廓不予限定的整体片状结构,并具有柔性,适于进行任意弯曲。 [n0040] 如图2所示,在每个互连结构12的一侧表面上都设有唯一的一道第一导槽121;第一导槽121被配置为与其两侧的两个相邻的圆形第一造型单元11的穿孔111中心的连线相垂直,且第一导槽121的两端分别面向位于对应侧的一个窗口13方向,并在互连结构12的两端上形成开口(槽口)。 [n0041] 所有的第一导槽121全都位于对应的各互连结构12的一个同侧的表面上,例如图1和图2中面对读者的造型件10的同一面上。 [n0042] 第一导槽121用于在对相邻的两个第一造型单元11作相对弯折,或进行剪裁时作为方便弯折或剪裁的引导结构。 [n0043] 如图3所示,其显示例如由图2中截取的两个水平相邻的第一造型单元11及其之间的一个互连结构12的截面结构。由于互连结构12是通过两个相邻的第一造型单元11上,位于各自边缘处的部分材质水平相向延伸,而形成的一个融合部,因而使得互连结构12与其两侧的第一造型单元11融为一体,并具有与第一造型单元11相等或基本相等的厚度。 [n0044] 如图3和图2所示,作为一较佳的实施例,互连结构12上的第一导槽121被配置为具有正倒梯形的截面结构,即第一导槽121具有由两个侧壁构成的较大的开口1211、1214和由底边1212、1213构成的较小的底面。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例举的第一导槽形状。 [n0045] 在一较佳的实例中,第一导槽121的倒梯形的两个侧壁之间被配置为相互垂直。即由两个侧壁的连线所形成的夹角为90度或接近90度。 [n0046] 进一步地,第一导槽121还可被配置为其深度(即自开口1211、1214的端面至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与第一造型单元11的厚度之比精确或近似于满足1比3至1比4。例如,当第一造型单元11(造型件10)的厚度为1.2毫米时,则第一导槽121的深度对应可为0.4毫米至0.3毫米之间。 [n0047] 如图2所示,较佳地,当第一造型单元11为圆形时,两个相邻的第一造型单元11之间的距离被配置为其圆周分别与第一导槽121底面的对应侧的底边1212、1213相切或接近相切。在此情况下,第一导槽121的倒梯形开口1211、1214将伸入至对应侧的第一造型单元11的圆周以内区域,即第一导槽121的倒梯形开口1211、1214与第一造型单元11的圆周之间形成相割。 [n0048] 如图3所示,较佳地,第一导槽121的两个侧壁与对应侧的第一造型单元11的表面之间,以及两个侧壁与第一导槽121的底面之间分别采用了圆弧进行平滑地连接过渡,这样在沿第一导槽121进行多次弯折时,可以较好避免互连结构12(第一造型单元11)材料的断裂现象发生。 [n0049] 如图1-图2所示,为了便于对第一造型单元11本身进行弯折或剪裁,以形成较细微的造型变化,在各第一造型单元11的表面上还可加工出一至多个第二导槽112,例如图示的四个呈十字交叉设置的第二导槽112,可利用这四个第二导槽112,对第一造型单元11作对折,或剪裁为至多四个第一造型单元部分(即每个第一造型单元部分为四分之一个第一造型单元11)。第二导槽112的设置位置应避开第一导槽121,并且,第二导槽112是与第一导槽121位于造型件10的相同的一面上。 [n0050] 第二导槽112的开口宽度和深度一般设置为小于第一导槽121的开口宽度和深度。 [n0051] 多个(多组)相连的第一造型单元11可用于经弯曲(扭曲)、弯折、折叠、叠加和/或拼接等造型过程,作为被造型物品的结构主体部分,例如动物的躯干,建筑物的立面等。 [n0052] 如图4所示,其显示本实用新型造型件10的另一种结构。在此结构中,造型件10除了具有例如图1中的具有矩形轮廓的第一造型单元阵列外,还包括设于第一造型单元阵列的至少一个角部位置上呈柔性片状的第二造型单元14,例如图示的位于第一造型单元阵列的上方左右两个角部位置上的第二造型单元14。 [n0053] 第二造型单元14具有不同于第一造型单元11的结构,以便用于与由第一造型单元11所形成的造型结构配合进行拼接,作为被造型物品的结构辅助部分,例如鱼类的鳍和尾,建筑物的支撑等。 [n0054] 出于上述用途,第二造型单元14被配置为具有弧形的外缘141。同时,为了与第一造型单元11能够被很好形成于一个造型件10上,第二造型单元14的内缘与位于第一造型单元阵列角部位置上的多个第一造型单元11之间,是以各自的部分材质相向延伸而相融合的方式形成一体。例如,图示为位于第一造型单元阵列左右上角部位置上的两个第二造型单元14,各自与四个第一造型单元11之间以材质互融方式同时连接(原设计位于第一造型单元阵列角部的六个第一造型单元11已被第二造型单元14所替代,或者也可视为已并入第二造型单元14之中)。 [n0055] 如图4所示,第二造型单元14的片状表面上同样可设有与第一造型单元11上的穿孔111大小一致的穿孔142(但也可以不设置穿孔142),以便在将第二造型单元14与其他造型结构(部件)相拼接时,提供给紧固件20进行插入用以实现相互连接。 [n0056] 第二造型单元14的两端与相邻的一个第一造型单元11之间分别设有用于对第一造型单元11与第二造型单元14作相对弯折或剪裁的第三导槽143。第三导槽143与第一导槽121位于相同的一面。 [n0057] 第二造型单元14的弧形外缘141在其两端与相邻的一个圆形第一造型单元11的圆周之间可以形成平滑过渡。第三导槽143实际是位于该两个圆形第一造型单元11原有的互连结构12上的第一导槽121的对应位置上的。并且,位于该两个圆形第一造型单元11之间的同样与第二造型单元14的内缘相连的另外两个第一造型单元11,既可以其上原有的第二导槽112作为与第二造型单元14之间进行弯折或剪裁的分界,如图4所示,也可以通过其上原有的第一导槽121(或替代第一导槽121的第三导槽143)作为与第二造型单元14之间进行弯折或剪裁的分界。 [n0058] 与第一导槽121类似,第二导槽112和第三导槽143的截面同样可采用正倒梯形,且其倒梯形的两个侧壁之间同样可被配置为相互垂直。 [n0059] 第三导槽143的开口宽度和深度一般设置为与第一导槽121的开口宽度和深度相一致。 [n0060]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造型组件中的紧固件20,可采用铆钉20,但不限于此。铆钉(紧固件)20包括胀管22和配合设于胀管22中的钉杆21。图6和图7分别显示了图5中组合状态的铆钉20的分解状态结构,即显示钉杆21和胀管22的分离状态。 [n0061] 如图5-图7所示,胀管22被用于从第一造型单元11(第二造型单元14)的一侧插入穿孔111(142),并通过使胀管22发生膨胀,实现对不同造型部件之间的连接和紧固功能。 [n0062] 在胀管22的上部设有导管221,导管221具有与穿孔111(142)对应的轮廓,例如导管221可以是与圆形穿孔111对应的圆管结构。在导管221的上端端口部设有法兰222,法兰222的直径应明显大于导管221的外径。法兰222用于限制胀管22在穿孔111中的插入深度,使胀管22在插入穿孔111后,通过法兰222的下端面支撑在穿孔111周围的第一造型单元11(第二造型单元14)的表面上。 [n0063] 在胀管22的下部设有多个相分离的胀片223,例如图示的四个相分离设置的胀片223。胀片223的下端为自由端,从而可使胀片223具有一定的弹性。各胀片223的内壁围成了一个位于胀片223内部的胀腔2231,且胀腔2231具有自上而下渐缩的腔径。其中,胀腔2231的上端与导管221的管壁2211相接合,且具有与导管221的内径对应的上端腔径。同时,胀腔2231下端的腔径小于钉杆21的外径,并形成开口端。 [n0064] 钉杆21的上端设有杆帽23,杆帽23的直径明显大于法兰222的直径。在一个实例中,杆帽23的下端面231为平面;在另一个实例中,杆帽23的下端面也可为向下凸出的曲面;在其他的实例中,杆帽23的下端面上也可设有至少一个不低于杆帽23侧边下端的突出结构。 [n0065] 钉杆21被配置为自法兰222的上方向下穿设于胀管22的导管221中形成配合。 [n0066] 在下压钉杆21的初期,将带动与钉杆21配合的胀管22逐步插入穿孔111中,直至法兰222的下端面231抵触在穿孔111上而停止。此时再继续对钉杆21施压,钉杆21将沿胀腔2231的上端进一步进入导管221下方的胀腔2231中。 [n0067] 由于胀腔2231具有自上而下渐缩的腔径,且胀腔2231下端的腔径被配置为小于钉杆21的外径,因而当钉杆21进入胀腔2231中后,将迫使胀片223向外侧逐渐变形,即使得胀管22发生膨胀,将与胀管22接触的所有穿孔111锁紧,从而实现对穿孔111所在的不同造型部件之间的连接和紧固功能。 [n0068] 杆帽23的作用是作为拔取结构,当杆帽23的下端面231在随钉杆21下移时,最终将抵触在法兰222的上端面上完成钉杆21的定位。此时,在位于最上层的造型部件(第一造型单元11或第二造型单元14)表面与杆帽23的下端面231之间将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的间隙。当需要拆除不同造型部件之间的连接时,该间隙可用于手指前端的卡入,从而能够轻易地对钉杆21实施拔取,而无须像以往那样,必须借助工具(例如螺丝起子等)才能将钉杆从胀管中起出。这对使用人特别是孩子而言是十分方便和安全的。同时,胀片223在失去压力后,将发生向内侧的弹性回复,即使得胀管22恢复原有的尺寸,则可以轻易地从穿孔111中移除胀管22。 [n0069] 进一步地,钉杆21的下端和胀片223的下端分别具有弧角211、2232,以利于作相对插拔的动作。 [n0070] 如图3所示,还可以在穿孔111上端设置插入导向结构,例如导向结构可以为倒角1111,以便于胀管22(胀片223)的插入。 [n0071] 作为一优选的实施例,还可以在造型件10的正、反表面上整体设置一层磨砂面;并且,磨砂面还进一步覆盖在第一导槽121至第三导槽143的内壁表面上。设置磨砂面有效消除了强烈光线(例如闪光灯)照射在造型件10表面上形成的不期望的反射效果,有利于增强观赏体验。 [n0072] 造型件10和紧固件20都可采用塑料进行制作,并可通过例如注塑成型或模压成型。 [n0073] 为了改善上述塑料的性能,还可在塑料材料中均匀添加金属粉末颗粒,并用以制作造型件10,以增强在沿第一导槽121至第三导槽143所进行的弯折时的定型效果,以及增加弯折次数。 [n0074]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定,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范围内,都可以作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造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造型件和紧固件,所述造型件包括由多个呈柔性片状的第一造型单元按行列方式依次排列形成的第一造型单元阵列,各所述第一造型单元的片状表面上具有穿孔,同行或同列上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造型单元之间通过位于各自边缘处的部分材质相向延伸而形成一与所述第一造型单元等厚的互连结构,每个所述互连结构上设有唯一的一道用于对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造型单元作相对弯折或剪裁的第一导槽,各所述第一导槽全都位于对应的各所述互连结构的一个同侧的表面上;所述紧固件用于从所述穿孔的一侧插入所述穿孔,对叠设状态的多层所述第一造型单元进行连接并固定,所述紧固件上设有拔取结构,所述拔取结构被配置为在所述紧固件插入所述穿孔后,与位于最上层的所述第一造型单元之间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的间隙。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型组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造型单元的表面上设有用于对所述第一造型单元的相对部分作弯折或剪裁的第二导槽,所述第二导槽与所述第一导槽位于相同的一面。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造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型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造型单元阵列的至少一个角部位置上呈柔性片状的第二造型单元,所述第二造型单元具有弧形外缘,其内缘与位于角部位置上的多个所述第一造型单元之间以各自的部分材质相向延伸而相融合,所述第二造型单元的两端与相邻的一个所述第一造型单元之间分别设有用于对所述第一造型单元与所述第二造型单元作相对弯折或剪裁的第三导槽,所述第三导槽与所述第一导槽位于相同的一面。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造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槽至所述第三导槽的截面为正倒梯形,且其倒梯形的两个侧壁之间被配置为相互垂直。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造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槽被配置为其深度与所述第一造型单元的厚度之比满足1比3至1比4。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胀管和钉杆,所述胀管用于插入所述穿孔,所述胀管上部设有导管,所述导管上端设有法兰,所述法兰用于限制所述胀管的插入,所述钉杆自所述法兰向配合穿设于所述导管中,所述胀管下部设有多个相分离的胀片,由各所述胀片的内壁围成胀腔,所述胀腔具有自上而下渐缩的腔径,所述胀腔的上端与所述导管的管壁相接合,所述胀腔下端的腔径小于所述钉杆的外径,所述钉杆的上端设有作为所述拔取结构的杆帽,所述杆帽的直径大于所述法兰的直径,且所述杆帽的下端面在随所述钉杆下移时最终抵触在所述法兰的上端面上。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造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钉杆的下端和所述胀片的下端分别具有弧角。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造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上端设有插入导向。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造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为倒角。 [0010]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造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第一导槽的内壁表面至所述第三导槽的内壁表面在内的所述造型件的整体表面上设有磨砂面。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0592880C|2010-03-03|拉链 KR920007048Y1|1992-10-02|표면형 파스너 US4147007A|1979-04-03|Matable modular elements for toy, display and model applications utilizing paired rib structure EP2025379A1|2009-02-18|Knockdown block EP1642630A1|2006-04-05|Assembled block US8221183B2|2012-07-17|Universal disc-shaped connectors US7318764B2|2008-01-15|3-dimensional assembly US5372450A|1994-12-13|Flexible joint connector CN100375342C|2008-03-12|连接器及其树脂模制方法 CN214332289U|2021-10-01|一种造型组件 CN102740936A|2012-10-17|自稳定拼图玩具 US9829022B2|2017-11-28|Universal joint system KR101599347B1|2016-03-03|조립식 블록 KR101896144B1|2018-09-07|조립식 완구블럭 CN102859209B|2014-08-06|固定结构 US2008907A|1935-07-23|Grid type metal grille KR101324698B1|2013-11-04|레고블록들간의 결합 각을 변화시킬 수 있는 레고블록용 연결장치, 및 이를 채용한 레고블록과 레고블록 세트 JP4916735B2|2012-04-18|額縁 EP3895770A1|2021-10-20|Connecting structure for plate members and assembly using the same JPH07313218A|1995-12-05|紐止め具 KR200472011Y1|2014-04-01|박스의 조립 구조 CN110978876A|2020-04-10|装饰材料组合模块 KR101797171B1|2017-11-13|좌우 롤링으로 탄성작용되어 결합이 용이토록 하면서 마모를 방지한 체인블럭완구 JP6964426B2|2021-11-10|建築用金物 EP3828459A1|2021-06-02|Assembly structure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599928.XU|CN214332289U|2020-11-11|2020-11-11|一种造型组件|CN202022599928.XU| CN214332289U|2020-11-11|2020-11-11|一种造型组件|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